为了促进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,长安区杜曲街办和农业部门多管齐下,不断挖掘季节性摞荒土地潜在价值,激活“沉睡”土地的生机活力,引导群众发展规模种植,高效农业、特色农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中午时分,在杜曲神禾塬新樊村村民师蒜良的3亩西瓜地里,密密麻麻的西瓜蔓犹如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片瓜地,一个个翠绿滚圆的大西瓜,掩映在绿油油的瓜蔓之间,非常抢眼、甚是喜人,然而,这些西瓜离真正上市还需要一周的时间。原来,师蒜良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延迟开园,就是要等外地西瓜销售接近尾声时才集中上市,弥补市场空档期卖个好价钱。
村民师蒜良:咱神禾塬土质好、温差大、这个瓜至少有28斤重,一斤一块五毛钱,一个瓜至少也能卖40多块钱呢。
师蒜良说,他之前尝试种植水果萝卜喜获丰收后、后面就跟着种植西瓜,初步估计两项增收将达6万多元,小小的田块可发挥了大效益。
记者了解到,为了调动群众种植玉米等作物积极性,杜曲街办和辖区各村以及农业部门在神禾塬上新打机井、配套潜水泵、铺设灌溉管道等措施,切实改变了塬区灌溉需求。同时,通过土地流转,发展规模经营,引进本地托管企业,有效减少了季节性摞荒现象发生。目前,杜曲街道已初步形成了以樱桃、西瓜、食用菌等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种植产业体系,确保农民增产、增收。
杜曲街办主任胡寅龙: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农民增收。
记者 建军报道。
编辑:王嘉